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病、高发病,也是一种损容性的皮肤病。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会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疾病的转归。合理有效的治疗及愈后的预防对病情的长期缓解非常有帮助。
一、痤疮的定义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疾病,皮损好发于面颊部、额部和下颌,亦可累及躯干,如前胸部、背部及肩胛部,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常伴皮脂溢出,好发于青春期男女。
二、痤疮的病因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协同作用产生的疾病。病因主要包括: – 内分泌因素:雄激素的水平、雄激素受体数量及敏感性、雄激素受体与雌激素受体比例、5- α还原酶水平。 – 微生物感染: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其次是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 – 免疫因素:毛囊微生物诱导的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 –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很多基因参与了痤疮的发病。我国痤疮研究团队发现两个易感基因SELL及DDB2分别与雄激素代谢通路,炎症过程及疤痕形成有关。 – 其他因素:化学物质、心理精神因素、饮食、作息等。 三、痤疮发病机制
痤疮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比较明确的机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雄激素水平及作用异常
– 皮脂的大量分泌及脂质成分的改变
–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
– 痤疮丙酸杆菌等毛囊微生物增殖引起的炎症与免疫反应
四、 痤疮的临床表现
包括:粉刺、微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炎症后红斑、色素沉着、萎缩性及增生性瘢痕。
五、痤疮的类型
包括寻常痤疮、聚合性痤疮、坏死性痤疮、高雄激素性痤疮、暴发性痤疮、反常性痤疮、青春期前痤疮、热带痤疮、机械性痤疮、表皮剥脱性痤疮、夏季痤疮、化妆品性痤疮、职业性痤疮等。
六、痤疮的分级分度 痤疮分级是痤疮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目前国际上有多种分级方法 2019版《痤疮诊疗指南》主要依据皮损性质将痤疮分为3度、4级。 • 轻度Ⅰ级 仅有粉刺 • 中度Ⅱ级 有炎性丘疹 • 中度Ⅲ级 出现脓疱 • 重度Ⅳ级 有结节囊肿 七、痤疮的外用药物治疗
维A酸类药物:异维A酸、阿达帕林、他扎罗汀
抗菌药物: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林可霉素、物克林霉素、氯霉素、氯洁霉素、夫西地酸
其他:壬二酸 、氨苯砜、二硫化硒、硫磺、水杨酸
八、痤疮的系统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维A酸类药物:维胺脂、异维A酸 激素治疗:雌激素、孕激素、螺内酯、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九、痤疮的物理与化学治疗
光动力与红蓝光
激光与强脉冲光
射频
化学剥脱治疗
十、饮食与作息 饮食: – 高糖、碳水化合物及高乳制品饮食可促进胰岛素及 IGF-1 的分泌增加,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痤疮发生。 – 大量脂肪的摄入可刺激皮脂腺的分泌,改变皮脂的组成结构,导致痤疮的加重。 – 限制高糖和油腻饮食及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摄入。多吃酸奶、蔬菜、水果和粗粮。适当控制体重。 作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十一、皮肤护理
痤疮患者皮肤常伴有皮脂溢出,皮肤清洁可选用控油保湿清洁剂洁面,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皮屑和微生物的混合物,但不能过度清洗,忌挤压和搔抓。清洁后要根据患者皮肤类型选择相应护肤品配合使用。油性皮肤宜选择控油保湿类护肤品,混合性皮肤区选择控油保湿类,两颊选择舒敏保湿类护肤品。 在使用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等外用药物或物理、化学剥脱治疗时易出现皮肤屏障受损,宜选择舒敏保湿类护肤品。 避免暴晒及高温环境。高温环境会导致皮脂腺活动旺盛,同时表皮因吸水而膨胀,毛囊皮脂腺导管会反应性回缩,毛囊漏斗部开口缩小,引起毛囊内的脂质分泌不畅,发生堵塞,加重粉刺的形成。 应谨慎使用或选择粉底 、隔离、防晒剂及彩妆等化妆品,及时卸妆,尽量避免化妆品性痤疮发生
十二、心理疏导
痤疮的发生和心理、精神因素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
在一定的精神压力下可引起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雄激素分泌的增加,引起和加重痤疮的发病。
心理压力的增加使皮损局部神经肽类物质的分泌增加,直接通过刺激皮脂腺细胞和肥大细胞诱发或加重痤疮的炎症反应。
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心态、舒缓不良情绪。现有痤疮治疗手段的多样性,可以保证痤疮患者有非常乐观治疗效果。痤疮可防可治不可怕。
十三、定期随访
痤疮呈慢性过程,患者在治疗中需要定期复诊,根据治疗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及护肤方案,减少后遗症发生。
痤疮是一种损容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与生活。规范治疗与健康皮肤管理对疾病的转归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