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阳江日报报道了城南街道六旬老人英姨(化名)与孙女红红(化名)的故事(详见阳江日报2015年7月23日B2版相关报道),英姨希望通过心理医生和志愿者帮扶孙女的愿望,牵动了不少市民的心。市公共卫生医院和扬爱志愿服务队为这个特殊家庭提供心理关爱。7月29日,市公共卫生医院及志愿者一行人来到英姨家,与红红讲故事、聊天,进行心理辅导。
上午9时许,志愿者带着牛奶、麦片和大米,来到英姨家楼下。因担心红红对心理医生和志愿者身份排斥,志愿者们商议,决定以朋友的身份接触红红。
进屋后,市公共卫生医院副书记、心理科主任彭星星仔细观察红红的表现后,拿着红红的奖状说:“一二三年级都学习这么好,那第四年有什么计划没?”红红直摇摇头。彭星星还发现,一提到红红的妈妈,红红就躲开话题。
为了让红红养成自律的习惯以及乐观的心态,彭星星决定帮助红红制定周计划。“我们在这个计划里,写明每天去做的事,比如说,跟奶奶和朋友去旅游啊,邀请几个小朋友到家里玩,然后再留些时间复习功课。”
“你要去跑步,可以叫上我跟你比赛。”志愿者将联系方式告诉红红。在彭星星和志愿者的引导下,红红的“学玩结合”的第一周计划初见雏形。在聊天谈心中,红红也慢慢接受了这群朋友。“我好喜欢你们,你们下次要来看我!”到了分别之际,红红拉着志愿者的手说。
彭星星一直牵挂着该女孩的情况,表示红红目前存在的厌学情绪跟家庭的变故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对红红的心理辅导不可操之过急,需要一定时间。扬爱志愿服务队也表示愿意提供长期的帮扶。“这个周计划就是让她慢慢融入大集体,让心理阴影一点点减小。”彭星星叮嘱志愿者,前来探望的次数不宜频繁,最好是每周一次,让她有自己的时间来慢慢思考计划。(冯小珍 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