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乘坐飞机,一站在阳台上就觉得眩晕恐惧——
日前,因“好声音”被大众熟知的“黑珍珠”吉克隽逸被爆在体验峡谷攀岩时,由于恐高症发作,差点失足坠崖,好在有惊无险。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有恐高症。市公共卫生医院主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医师刘崇欢指出,恐高症又称畏高症,属于恐惧症的一种,是人处于高处所产生持续的、强烈的恐惧与紧张不安等一系列自主神经系统的症状。
患者处于高处出现自主神经症状
据国外调查资料显示,现代都市人中有91%的人出现过恐高症状,他们每时每刻都得想方设法避免恐高症“突发”,他们不敢乘透明电梯,更不敢站在阳台上,他们连四楼的高度也受不了,更不用说坐飞机了。
刘崇欢指出,恐高症是人处于高处所产生持续的、强烈的恐惧与紧张不安,通常伴有脸红、气促、出汗、心慌、颤抖等一系列自主神经系统的症状。虽明知所害怕的客体和处境并无危险,知道自己的情绪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应该的、不合理的,但仍无法防止或控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患者通常采取极力回避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不可避免地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使他们的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刘崇欢表示,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害怕某种东西,但过后情绪就会平复。而恐高症患者首先从程度上要严重得多,有时患者对别人都不害怕的事物感到恐惧,出现自主神经的症状,如心慌、出汗、气促、恶心、无力、颤抖、尿频、尿急、面色苍白或面色通红、血压变化甚至昏厥等。其次,通常患者为了躲开恐惧的客体,而采取明显的回避行为,进而会显著影响其日常生活。再次,患者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尽管他们其中很少有人到医院就诊。最后,恐高症的症状比较恒定,多只限于某一特定对象。但部分患者,却可能在消除了对某一物体的恐惧之后,又出现新的恐惧对象。
创伤性事件最易引发恐高症
刘先生是个驴友,经常和队友去爬山,但登上山顶时怕高的他总会感到害怕,往往无心欣赏山下风景。怕高的刘先生是不是患有恐高症?刘崇欢表示,怕高更多的来自与生俱来的自我防御机制,人们对高度的恐惧,因其有危险的一面,所以对它们有轻度或中度的恐惧心理是生存的需要。如果它们只是短暂的,那么就绝对不是恐高症,恐高症必须是长久而持续的,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的各个方面。
刘崇欢表示,多方面的因素可能引发恐高症:
一是创伤性事件。患者在首次发病前可能会有某种精神刺激因素,资料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能主动地追溯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事件。虽然个体的直接经历是引起恐高症的一个原因,但至少还有其他三方面的原因:对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恐慌发作经历;看到别
人极度恐慌的经历;被别人告知的恐慌经历。
二是人格因素。很多恐高症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自制力差、内向、腼腆、内心体验深刻、胆小怕事、怯懦、顺从、缺乏自信、孤独、优柔寡断、依赖、爱回避问题、爱面子、具有较强的羞耻心等。恐高症是这些个性心理特征与不良的生活经验结合的结果。
三是遗传因素。有证据表明,恐高症具有较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但也有研究认为,家族聚集性并不只是意味着遗传倾向,因为共同生活的经验以及相同的环境因素,也可能起着重要的致病作用。
最后是生理因素。恐高症患者神经系统的警醒水平明显增高,这种人很敏感、警觉,处于过度觉醒状态。
树立信心直面恐惧克服恐高
恐高症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对于这种症状,有没有适当的防治方法呢?
刘崇欢表示,恐高症是属于恐惧症的一种,只要坚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患者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克服恐高症。
学习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有两种,一种是深呼吸训练,采取腹式呼吸,慢慢地吸气和呼气,体会放松时自然舒服的感觉。另一种是肌肉放松训练。通过一组肌肉至多组肌群的紧张—放松练习,体会放松时的松弛、沉着的感觉。以上方法可在恐高症患者一旦引起焦虑的情境中使用。
克服恐高症的最好方法就是面对恐惧。如果长时间面对恐惧情境,恐惧最终就会消失,下一次经历同样情境时,焦虑和恐惧程度就会减轻。应该鼓励患者逐步面对他们所害怕的事物,较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先面对一些容易接受的情境,以树立足够的信心去面对更难接受的情境,这样做的关键是让患者始终处于引起焦虑的环境中直至恐惧感下降,最终走出心理阴影。
刘崇欢表示,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行为方式。他指出,恐惧是一种痛苦的体验,但并不完全是消极有害的,它跟机体的痛觉一样具有自我防卫的作用。恐高症很多是与童年的心理发育有关的。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儿童健康的行为模式,一方面教育其正视困难并设法解决困难,不回避、不拖延;另一方面要理解孩子的恐惧,不要残酷地加以斥责,因为恐惧也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绪,过于鲁莽、胆大包天,什么也不怕,未必是健康人格的特征。在同情与了解的基础上,支持鼓励孩子去接受各种考验,如进行爬山、在大海中扑浪等活动,克服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培养坚韧、沉着、豁达、泰然、勇于面对现实的性格,这样对于预防和克服恐高症大有裨益。
■相关链接
如何测试自己是不是恐高?
1、自己处于高处时产生持续、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
2、自己处于高处时出现心慌、出汗、气促、恶心、颤抖、面色苍白或通红等症状?
3、明知自己所害怕的境况无危险,但仍无法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
4、自己极力回避登高处的行为?
5、负面情绪和行为影响自己生活和工作,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6、症状仅限于或主要发生在处于或想起恐惧情境时?
7、症状不会由于其他精神疾病所致。
如果上述七点都“是”,那么自己可能是患上了恐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