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传播途径有几种?一起吃饭会传染肝病吗?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乙肝病毒处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精液、乳汁和泪液等分泌物中。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病人的上述体液与分泌物接触后,乙肝病毒进入血液中,就有可能感染上乙型肝炎。
哪些行为会传播乙肝病毒呢?
1、性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患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会有较多的乙型肝炎病毒,如果和其发生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能会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2、血液传播: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会比较高,可能会通过注射、输血、血液、透析、针刺等途径导致传播。
3、母婴传播:
是一种垂直传播方式,也是目前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主要原因,可能会在妊娠期间通过胎盘感或在分娩时因接触母体血液、羊水等方式感染。也有可能在分娩后,通过母婴间接接触而感染。
但平时还需要注意这两个途径:
1)医源性传播:
比如去做牙齿,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比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都可以传播乙肝病毒;一定要选择正规专业的机构就诊,做好消毒工作。
2)家庭内的一些密切接触:
主要是指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比如用同一个牙刷、剃须刀,出血后均有受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一起吃饭一般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性比较大,因此要做好防护措施,以免导致感染,且未避免感染,建议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另外,如果确诊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应及时配合医生采取治疗,降低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