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精神疾病

精神病和神经病的区别是什么?

文章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5日 点击数: 字体:

平时朋友间相互开玩笑时常会用神经病形容对方,其实想表达的含义则是精神病。在医学上,精神疾病和神经疾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实是大部分人把神经病精神病混为了一谈,在不少大众眼中,神经病和精神病貌似是一个意思。但在医学上它们却是不同的疾病,需要去不同的科室。

 

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常表现为行为和情绪状态失常,如比较常见的抑郁症。患者往往有性格上的改变,无法处理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有时还会产生奇怪、浮夸的想法,更有甚者会萌生自残或自杀的念头。诊断时需要先进行精神评估以确诊疾病,治疗时也需合并心理干预。

 

神经疾病

神经疾病则是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或损失,如比较常见的帕金森病。患者往往出现不同部位的疼痛、运动异常及认知改变。非脑外伤患者通常不需要精神评估,而是通过辅助检查器质性病变来确诊疾病,如不伴发精神疾病通常不需要心理治疗。

精神疾病与神经疾病间存在相关性,两种疾病常作为对方的危险因素出现,治疗时应格外关注。

 

 

精神疾病,特征是行为和情绪状态失常。典型疾病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

发病机制:病因、社会因素等情感相关神经递质增加/减少思维或情感障碍

 

神经疾病,特征是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损伤,大脑、脊髓或神经的障碍及损伤。典型症状:癫痫、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发病机制:病因、外伤神经细胞损伤或功能障碍运动和感觉异常

 

 

在临床表现方面,精神疾病影响大脑思想和情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感觉异常:性格改变,极度焦虑

认知改变:无法处理日常问题;产生奇怪或浮夸的想法

极端行为:存在自残或轻生的想法

 

而神经疾病影响身体的不同器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感觉异常:疼痛、视觉受损

运动异常:肌强直、肌无力、肢体不协调 

认知改变:心智受损、健忘

 

 

 

在诊断方面,精神疾病以症状表现为主要诊断。同时需要精神评估,评估患者症状以确诊。还需要做相关辅助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风险增加相关性:抑郁症患者老年痴呆风险增加5.31倍。

 

神经疾病需通过辅助检查进行诊断。非脑外伤引起通常不需要精神评估。风险增加相关性:癫痫患者双向情感障碍风险增加0.9~14.2倍。

 

 

 

在治疗方面,精神疾病需要心理和药物结合治疗。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更有效地处理日常问题。药物治疗方面常使用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物、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等

 

神经疾病常使用抗癫痫药、抗帕金森药、抗胆碱酯酶药等药物治疗。通常神经疾病通常不需要心理治疗。如伴发精神疾病则需要心理治疗。

 

不管是精神疾病还是神经疾病,一经诊断,就需要积极的治疗,目前比较常见的是药物治疗方法,临床上可用的药物是比较多的,在用药方面,也是有很多的事项需要注意的。

1、不要擅自增量或停药

精神神经疾病的治疗需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的,一般是以西药治疗为主,并且需要长期坚持服用。有的患者在症状有所改善之后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反复复。有的患者觉得效果不佳,擅自增加剂量,导致肝肾损伤,加重身体的负担,这都是不正确用药导致的。

2、选择药物需遵循个体化原则

精神神经疾病患者在我国逐年增加,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仍是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甚至出现不良反应,这与体内代谢酶、受体和转运体的遗传变异有关。

 

通过二十余年的临床研究,基因检测技术已经能够辅助精神神经科医生在药物选择、起始剂量判断等方面提供帮助,使个体化用药向前迈进了一步。服用相同药物,但是基因型不同的患者,在疗效和不良反应上存在一定差异,基因检测可帮助医生为患者选择更适宜的治疗药物,缩短药物选择的时间,同时增加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用药期间需忌口

患者用药期间应该忌口,戒烟戒酒,少喝刺激性的饮品,咖啡浓茶也应该减少摄取量,健康的饮食方式也有助于病情的治疗。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