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精神疾病

什么是强迫症?它有什么症状表现?

文章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8日 点击数: 字体:

在生活中也经常听到“原谅我,我有强迫症”、“这样是要逼死强迫症吗?”这样的话。

那这些,真的就是强迫症吗?

其实,这些行为多数只是强迫症状或强迫现象,往往是为了让事情做得更完美一些,并不会让自己感到痛苦或影响生活和工作。

这种行为更多地是反映出一种个人的焦虑,而非医学上所谓的“强迫症”。

01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02

强迫症的典型行为

强迫症的症状主要分为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和回避行为三种,这些强迫表现都来源于患者自身:

01 强迫观念

包括强迫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意向,患者会对常见的事情反复思考、刨根问底,不由自主地反复回忆起经历过的事情;

或是产生一种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非理性冲动等,比如反复思考“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有把自己的小孩扔出窗外的冲动、想起“和平”就马上联想到“战争”等等。

02 强迫行为

指的是一再出现的重复或刻板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无意义的,主要有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询问这四种表现,比如反复检查门是否关好、反复洗手消毒、由于不相信自己而反复向他人询问确认等等。

03 回避行为

患者会回避触发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各种情境,回避可能是强迫障碍最突出的症状。

像发朋友圈一定要九宫格、鞋子一定要摆放整齐、粘胶布不能有气泡、贴春联一定要对齐等等心理,一般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属于普通的强迫现象,而非强迫症。

强迫症往往会像“膏药”一样,很多患者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摆脱不掉,在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那里强迫症也属于“顽症”。所以想治好强迫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坚持才可以。

如果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可能患有强迫症,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到专业的精神心理医院接受正规的诊疗!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