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其它

登革热的临床病症和临床检验

文章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7日 点击数: 字体: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1、传播方式:人- 蚊-人传播(人传人型)

2、临床表现

●急起高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 天后再度上升,呈双峰或马鞍热型。

●三痛:头痛、眼球后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 ;

●皮疹:病程第 37 天出现,多有痒感;

●出血:可出现不同程度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等;束臂试验阳性;

●乏力;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浅表淋巴结肿大 。

3.实验室检查

I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多数病例早期开始下降,第45天降至最低点,白细胞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主。多数病例有血小板减少,最低可降至10x109/L以下。

II.尿常规:可见少量蛋白、红细胞等,可有管型出现。

III血生化检查: ALT /AST轻中度升高,少数总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乳酸脱氢酶升高,部分患者心肌酶、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

IV病原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主要适用于急性期血液标本。

1)抗原检测:一般发病后6天内血液标本NS1抗原检出率高。标本中检出NS1抗原可以确诊病毒感染,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

2)核酸检测:一般发病后6天内血液标本病毒核酸检出率高。在病人血清中检出病毒核酸,可确诊而且能够分型,可用于早期诊断,但核酸检测容易因污染而产生假阳性,因此要求严格分区操作。

3)病毒分离:一般发病后5天内血液标本病毒分离率较高。将标本接种于蚊源细胞(C6/36)或哺乳动物细胞(BHK21、Vero)进行分离培养,出现病变以后,用检测抗原或核酸的方法鉴定病毒。分离到登革病毒可以确诊,但其耗时长,不适于快速诊断。

V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主要适用于发病5天以后血液样本,但需注意可能与其他黄病毒感染发生交叉反应。

1)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采用ELISA、免疫层析等方法检测。IgM抗体阳性,提示患者可能新近感染登革病毒,适用于登革热早期诊断,但单份标本不能确诊。

2)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IFA)、免疫层析等方法检测。患者恢复期血清 IgG 抗体阳转或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可以确诊

3)中和抗体:采用空斑减少中和实验、微量中和实验等方法检测,可用于分型患者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阳转或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可以确诊。

目前我院为配合我市登革热疫情防治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竭尽所能救治每一个登革热患者。因此,我院检验科也针对登革热防治工作开展病原学的抗原检测(NS1抗原),血清特异性IgM抗体,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等。(检验科  关惠恒)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