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其它

这杯饮料有点甜?注意管理糖分摄入

文章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6日 点击数: 字体:

如今,含糖饮料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提出,至2030年中小学生含糖饮料经常饮用率在现有基础上下降20%。《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提出,鼓励含糖饮料、酒精饮料的销售者在有关商品的销售区域规范设置健康提示标识。

看颜色,选饮料《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制作样式及设置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于2024年11月17日印发,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一套包括以下三款:红色标识提示市民添加糖过多摄入的健康危害,建议“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橙色标识提醒市民“控制添加糖摄入≤25克/天”。绿色标识指导市民选购时“查营养标签,注意糖含量”,优化消费选择,理性选择饮品。目前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已在全市近200家商场、超市的饮料货架等区域试点应用。


营养选择,综合分级

在《指南》的基础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制建立我国首个营养分级的模型——饮料“营养选择”标识,开拓食品包装正面标签标识的先例。

“营养选择”饮料分级主要参考国内外标准,考虑饮料营养成分分布及人群饮料摄入情况,最终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的含量对饮料进行综合分级,分级从A到D级,其推荐程度递减。经过多家试点单位自主申报、专家遴选,“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在试点单位进行多场景试用,于今年陆续在其产品销售菜单、饮料外包装或线上点单程序等醒目位置标注符合要求的“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营养选择”标识旨在以简化的形式展现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或营养质量,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了解其营养水平,并更迅速地做出更健康的饮品选择。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