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心理疾病

做事磨蹭,缺乏时间管理,如何克服拖延症?

文章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8日 点击数: 字体:

 对于拖延症,生活中其实可能并不陌生,描述为做事磨磨蹭蹭,总有那么一些任务,不拖到最后一刻决不罢休,在DDL(deadline)来临之前慌张地挑灯夜战、奋笔疾书,然后陷入对自己拖延行为的批评、自责中。

     

      拖延症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失败的行为和结果,具体表现为在能够预料到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将计划要做的事往后拖延。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可能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出现自我否定、自我贬低等情况,甚至有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的可能性。



拖延症和懒是一回事吗?


很多人认为,拖延症其实说到底就是懒造成的。然而,虽然最终的结果都可能导致事情无法按时完成,但两者之间其实存在一定区别。关键在于两个方面,分别是原因和影响。


1.原因:拖延症可能是缺乏自信、追求完美、压力过大、自我效能低等因素引起的;懒则往往是主观上比较消极的情绪和目的所致,如懈怠、不重视、好逸恶劳、上进心不足等。


2.影响:面对拖延导致未能按时完成任务,前者可能会因此出现较为强烈的自责心理,比较内疚,产生紧张、不安等情绪;如果是懒导致的结果,则往往因为是单纯的倦怠,享受安逸,通常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负罪感。


如何改善拖延症:

 
1.转变认知,建立积极情绪
需要正确认识到拖延行为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明确及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有效调节动机,加强对自我的监督,培养意志力和自控力,用积极的行动来战胜拖延。

2.养成良好的习惯
任务开始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和计划安排表,阶段式进行,并且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激励性或惩罚性措施,以督促自己执行。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帮助减轻一定心理负担,获得暂时的积极情绪。

3.寻求他人的帮助
一方面,可以发挥群体的作用,借助外部来监督自己计划的执行,以及提供一种充满信任、理解的氛围和情境。另一方面,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树立成功的信念,对于改善相关情况,往往会有一定帮助。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