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新闻

铸造安全防线 打造健康摇篮

文章来源:本站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0日 点击数: 字体:

2012年1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对原市慢病站、市复退军人医院、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进行整合,成立市公共卫生医院,医疗资源整合建院改革模式走在全省前列。自此,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性疾病、心理疾病以及老年康复的防治工作开启了新的纪元。

  近5年来,市公共卫生医院秉承“政府搭台、医院唱戏”原则,用扎实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推进医院发展迈上新台阶。目前,医院业务量翻了5-6倍,员工福利待遇明显提高。全院现有员工313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27人。设置30个内设机构,包括16个临床医技科室及14个管理机构。

加强专科建设  树立品牌优势

巩固慢性病防治工作防线

  “依托原有实力,再造卓越品质。”市公共卫生医院成立之初,依托原市慢病站公共卫生的管理经验,与市人民医院原感染内科和原复退军人医院精神专科的强大临床力量相结合,全面履行公益性职能。

  慢性病预防与治疗相结合是全国首创的管理模式,也是市公共卫生医院的创新特色。市公共卫生医院根据“医疗救治”与“疾病防控”相结合的实际,成立结核病防治组、慢性病管理组、精神病防治组及性病、麻风病、传染病防治组四个小组,分别做好结核病、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和皮肤性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2014年获得广东省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优秀组织单位。2014年,挂牌广东省性病麻风病综合防治先进单位。优异成绩为医院的功勋墙上屡屡添彩,2012年、2013年,阳江市和各县(市、区)分别获得全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先进市和先进县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排名由全省倒数跃至前列。 

  实现精神科人性化管理

  营造安全舒适就医环境。“以患者为中心,改进治疗工作。”实行人性化管理是市公共卫生医院的首要准则。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在技术理念等方面,市公共卫生医院精神科都将人性化服务、绿色医院等人文关怀理念放在首位,并将之倾注在医院的每一个环节中,亲尽全力为病患打造理想的康复家园。

  在开展药物治疗、康复的基础上,适时安排精神病康复者进行种菜等适度劳动,看电视、听音乐、唱卡拉OK等娱乐活动及针灸理疗也融入治疗领域,体现人文关怀理念,加快精神症状的缓解和治疗。该院精神科逐渐在粤西地区提升了知名度,吸引周边地市的患者纷纷前来就诊。

  创建康复一体化模式。为切实做好我市重性精神疾病的监管、治疗和康复工作,2014年9月,医院成立精神疾病社区防治组,进一步规范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信息管理, 推进精神疾病社区——医院防治康复一体化模式,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促进我市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已经进入省级先进行列。

  建设康复者“农疗”菜园。“农疗”是一种新式的精神病康复疗法,就是让精神病患者在农场里集体劳作,在干农活的过程中恢复自信和获得劳动能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康复。为此,医院建设精神病康复者中途菜园——怡心菜苑,为精神病康复者提供回归社区前的过渡期劳动康复服务,培养独立生活技能,改善人际交往能力。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

  人感染H7N9禽流感收治。严格履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定点收治医院工作职责,设置流感专门收治病区,购置完善相应设备和应急救治防护物资。2013年12月,该院收治了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病人成功康复,得到了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14年2月,收治一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该病例在全省属于病情较重的一例,经过全力医治,患者病情得到好转。

  登革热医疗救治。针对2014年我市出现登革热局部流行疫情的情况,迅速成立登革热疫情治疗小组,开辟特定医疗区域,设置登革热专用防蚊纱窗隔离病房床位,并储备大量应急物资及治疗抢救药品。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共收治登革热患者222例,其中重症登革热患者1例,患者经隔离全部治愈出院。2015年第一时间发现11例登革热病例,成功阻断疫情蔓延,为传染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登革热防控的基础上,成立了防控领导小组,制定完善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细化了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收治工作流程及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临床检验流程,制定了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对全院人员开展分层培训和演练,设备、物资、药品储备齐全到位。

  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

  强化艾滋病综合治理。由于历史原因,我市艾滋病病人总数比较大。2012年,该院成立后,重点抓好艾滋病综合治理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16年11月,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门诊累计治疗人数1217例。

  目前,在治人数860人,其中有35人由外省市慕名而来。2013年8月,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占全省13.7%,在全省新发现感染人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下,我市却实现了年均递减11%的成绩。该院具体负责江城区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治疗随访工作等项目,有11项工作指标超过了全国示范区平均水平,综合排名跃升到全省第二,一改我市在全省落后局面,分别荣获2012年度、2013年度和2015年度广东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综合质量奖。

  成立市艾滋病治疗研究中心。为了实现艾滋病归口管理与集中收治,进一步提升防艾工作水平。2014年5月,该院成立阳江市艾滋病治疗研究中心,承担我市艾滋病患者的综合医疗服务工作,是我市艾滋病归口管理与集中收治的定点治疗机构。内设艾滋病门诊和综合住院部,实行门诊咨询、治疗、发药、抽血化验、随访等一条龙管理。本中心已发展为粤西地区集艾滋病治疗、预防、培训、科研于一身的重要临床基地,我市艾滋病的治疗水平明显提高。

  满足群众需求新增服务科室

  肝病体检及随访中心诞生。每年7月开展大型肝病义诊活动,举办肝病健康知识讲座,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合作举办为期1年的丙肝患者援助项目。截至2016年11月,体检中心已为680例肝病患者建立随访档案。

  成立综合性重点皮肤专科。依托珠海对口帮扶的力量,加强培训,购置专业医疗设备,组建了一支基本功扎实、专业性强的医护队伍,开设了80多项皮肤科专科治疗、检查项目,全力打造全市综合性重点皮肤专科。开业至今,皮肤科平均每月就诊人数约为500人次。

  全市首个心理专科面世。该院心理科的成立填补了我市无心理科的空白,为群众开通了崭新的服务渠道。开业至今,门诊人数由每月60人次增加到220人次,已然成为我市广大群众心理健康的“守护神”。市公共卫生医院心理科成立至今,共接诊7800多人次,其中2015年比上年增长50%以上,电话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2600余人次,避免自杀人数90余人次,心理咨询治疗呈爆发式发展。

彰显公益责任  发挥服务职能

  卫生健康教育宣传义诊活动

  该院充分利用各种卫生计生专题宣传活动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活动和义诊活动。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我院举办了40多次宣传义诊活动,派出医务人员650人次,诊治患者5180多人次,接受咨询15000多人次,免费胸透480多人次,免费测量血压8000多人次,派发免费“爱心药物”累计约27万元,发放结核病、糖尿病等防治知识手册大约3万份,制作大型海报100多张,展出宣传展板230多块。

  援疆帮扶参与对口帮扶建设

  该院还先后派出骨干专家参与两批援疆医疗队启程赴疆,前往我市对口援疆医院——位于南疆喀什图木舒克市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4团医院,帮助该院建为集传染病、精神病防治和康复为一体的新医院。

  援疆医疗队伍努力提高当地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并对新院的发展规划、内涵建设、建章立制等提出意见建议。结对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4团医院借鉴该院的“阳江模式”建设一所集传染病、精神病防治和康复为一体的新医院,以解决南疆地区针对精神病、传染病没有专门性规模医院的现状。

  坚持收治贫困精神患者

据统计,5年来,由公安部门强制性送入该院的流浪及家庭贫困精神病患者多达350人次,现在住院的仍有70多人。该院每月需要垫支16万元医药费和生活费,至今,此项费用已近千万元,所有流浪及家庭贫困的精神疾病患者也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康复。市公共卫生医院为降低我市精神病肇事肇祸率和履行公益性职责作出了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图为:医务人员全副武装抗击H7N9禽流感。

                           

       ▲图为:抗击H7N9禽流感医护人员写下的决心书。

                           

                        ▲图为:无障碍绿道为康复人群提供休闲好去处。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