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康复后如何融入社会?市公共卫生医院希望社会各界加入关爱行动——
在市公共卫生医院宁心楼前,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这是“怡心菜苑”,是在广东狮子会的赞助和社会各界志愿者的支持下,与医院共同开发的职业康复农疗基地。这块菜地是专门为精神病患者打造,通过模拟家居、社区和劳动工作环境,使患者的工作技能和社会功能慢慢得到恢复。
但是,由于社会对精神患者的了解匮乏,人文关怀不够,也让这些患者重新回归社会增加了难度。对此,市公共卫生医院希望社会各界关爱精神病患者群体,加入到关爱行动中,建立庇护工场,为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自食其力以及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
现实情况
目前在院的精神病患者有340多人,其中一部分患者社会功能已恢复,能回归社会。“部分患者康复后并不想出院,有些患者出院后因多种原因会病情复发。”市公共卫生医院精神科负责人林慧说道。
林慧介绍,一直以来,精神病患者群体存在着“住院依赖”的现象,很多患者治好了病仍不愿出院,他们觉得这里才是属于自己的世界。没有人能精准地知道患者病情会在哪个瞬间爆发,哪怕病人达到出院标准,继续将病人“圈定”在医院,让医护人员看护着他,是一些精神病患家庭的普遍做法。有医护人员用了三个不愿意来诠释家属的心理:“不愿意别人知道家里有精神病人;不愿意说病史;不愿意把病人接回家。”
精神病患者其实是一群脑疾病的受害者,由于症状奇特,常常沦为人们取笑、歧视、凌辱甚至虐待的对象。很多精神病患者出院后,仍然得不到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在工作上、社会交往中受尽歧视。有些患者病情因此复发,不得不再次住院。患有狂躁症的许某,经治疗后出院返乡,在亲戚的喜宴上听到熟人说的一句话:“不要和那个疯子坐一桌。”外界的歧视使许某的病情复发,他重新回到医院治疗。由于社会对精神病人的了解匮乏,人文关怀不够,也让这些患者重新回归社会增加难度。部分出院的患者选择背井离乡,到陌生环境重新开始生活和工作。
▲图为:精神病患者正在食堂吃早饭。
患者自述
外界让我向往又害怕
江城区36岁的林某是宁心楼的老住户,患有精神分裂症。面容姣好,皮肤白净,爱美的她还为自己纹眉。让她引以为傲的是,她曾是一名幼师。几年前因一场意外,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经治疗,目前病情稳定,社会功能恢复较好。由于性格开朗,组织能力较强,她成了医护人员开展娱乐活动的好帮手。
“多关注我们这样的病人,多给我们一些体谅和包容,我们一定会努力,不做社会的负担。”拉住记者的手,林某说得又快又急,顾不上擦拭额头上豆大的汗珠。
“已经5年没回过家了。”平静下来的林某神情有些沮丧。在医院里,细心温柔的医护人员和整洁的环境让林某留恋,但想起家里母亲已经年迈,不想成为家庭负担的她想回到盼望已久的社会。
出院后要重新面对社会,与社会隔绝了这么久的她会不会被接纳,会不会受歧视?回想起患病起初周围人的恐惧和排斥,林某对外面的世界既向往又害怕。她这样形容对外界的疏离感:在繁华市区,仿佛一转身,就会迷失在这座城市。不知何时,她才能摆脱精神残疾人这个阴影,走向社会,拥有一份工作,一个家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像林某这样的患者,在宁心楼并非个案。抱着对外界的畏惧,患者蔡某当起了食堂帮工,一副决定在此安度余生的架势。每天饭点,精神病康复者们都会呆在餐厅,眼巴巴地盼望着蔡某推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走进食堂。
家属心愿
尽快建立起庇护工场
日前,记者采访时,遇见病人家属刘某打算带着他弟弟出去逛街。照顾患病弟弟10多年了,憨厚的刘某说:“他呆在医院挺好的,有人照顾,没人嘲笑他。”
父母相继去世,弟弟受不了家庭变故的打击而患上精神分裂症,需要人时刻陪在身边照料。本来经营一水果摊的刘某不得不结束营业,全力照顾弟弟。在刘某接受采访时,弟弟正围绕在他身边,十分依赖。
但已到花甲之年的刘某担心,随着兄妹的年龄越来越大,患病弟弟的生活该怎么办?他说:“我希望他能养活自己,但不敢放他去独立。”
对家属而言,最可怕的就是病人病情复发。刘某的弟弟曾出去做工,但内心始终背负着精神残疾的压力,病情易复发,所以家人都放弃让他工作。
“我是希望他能独立,万一他进厂打工,没有医护人员照顾发病了怎么办?他在医院治疗了这么久时间,还能适应社会上的那些工作吗?”面对着社会功能逐渐恢复的弟弟,刘某也是十分无奈。“如果有企业愿意和医院合作,我弟弟既有工作,又有医护人员看护,那该多好啊!”刘某憧憬道。而刘某所憧憬的模式是国内部分城市已实施的庇护工场,用来实施身心障碍者庇护性就业。
实践过程
建庇护工场困难重重
“康复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提高自信,而庇护工场是个极好的渠道。”林慧表示,江苏省无锡市有个庇护工场,医院和企业联合,由工场提供工种,医院提供医疗,庇护工场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岗前培训,架起了精神病患者从封闭的环境中通向社会的桥梁。精神病患者在庇护工场可学习到生存技能,缓解对外界的焦虑,可以满足精神病患者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
曾对精神病人进行“解锁行动”的广东狮子会中阳服务队会员冯祖登表示,精神病人患病时间长了,尤其是经过长时间住院治疗,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会下降,甚至出现“幼稚化”的言行。广东狮子会中阳服务队曾打算和相关方面合作,组建一支由情绪稳定、康复状态较好的精神病人组成的劳动队伍,让病人在疗养期间通过做简单且没有危险性的事情,逐步参与社会工作,并通过劳动得到回报和实现社会价值,减轻医疗负担。
但在实践过程中,他们遇到了阻碍。“我联系一些企业,希望他们能在医院提供简单工种。”冯祖登无奈地说,外界对精神病了解的缺乏加之精神病患者只能从事简单的无危险性的工作,合适的企业少之又少。“社会功能恢复的病人较少,速度比正常人慢,且又无固定场所,一些企业考虑到成本就打了退堂鼓。”冯祖登表示,如有资金
支撑和政策引导,庇护工场建立难度将大大减小。
医方呼吁
关爱精神病患者群体
市公共卫生医院院长傅卓表示,建立这种庇护模式需要循序渐进。由于我市目前在院治疗精神病人数量只占我市重型精神病人的一小部分,虽患者康复情况乐观,但康复人数总体较少。建立起一个大型庇护工场,运作难度太大。
目前,院方开始构思和探索适宜的庇护模式,如开发菜地、打扫院子等,让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参与劳作。“我们通过奖励学会做工的患者,逐渐提高他们的自信。”傅卓表示,许多爱心人士也投身关注精神病人的行列,有人捐钱为病人添置生活必需品,有义工主动和病人沟通,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医院工作人员常自发捐钱,买些病人平时很少吃到的营养食物,如马鲛鱼等,在医院空地上搭个临时灶头煮给他们吃。
“比如说企业将一些包装活放到医院,让这些患者完成,这也是一种庇护工场的微形式。”院方希望有企业能加入到关爱行动来,能为这些在院患者提供简单的工作。
院方提出“三分治疗七分呵护”的理念,而这“呵护”却任重道远。社会对精神病人的误解很深,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忽略了精神病人群体的自尊需求以及人文关怀。傅卓认为,只有大家的理念慢慢转变,给精神病人更多的包容和关怀,不再觉得“精神病”是一种羞耻,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之路才不会那么漫长。(此文已于2015年9月16日在《阳江日报》B2刊登,杨芳 何朋健 陈思铭 陈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