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心理疾病

撞上躁狂症怎么办?

文章来源:本站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4日 点击数: 字体:

夏季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或患心境障碍----

 

                                    

 

                          资料图片

 

 

近日,38岁的胡某来到 市公共卫生医院心理科做心理健康体检诉说病史:平素内向,做事稳重得体,与同事、领导相处关系好。20天前与领导吵架后突然话多、兴奋、晚上睡眠时间减少;半个月前,彻夜不眠,向有关部门写信说单位领导有违纪问题,认为自己有能力,说领导故意排挤他;诉自己现在已经失去了自由,家里已被人安装了监视器;诉有人要害他,恐惧害怕……市公共卫生医院心理科主任、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彭星星表示,胡某其实是患上了心境障碍——躁狂症。

现象 情感异常改变或患躁狂症

据彭星星介绍,患者胡某入院后的体格检查中未见明显异常。而在精神检查中发现,他主动与医生交谈,检查基本合作,但还是说单位领导有重大违纪问题等,坚信家里已经被人监视,有人要害他,并否认自己写信的事,认为自己未来能干大事。患者情感高涨,言语多、兴奋,并且说三十八,人要发,还说今日住院儿子以后也会一辈子顺利。表现为做事不顾后果,行为冲动,不服从管理,无自知力。

以上现象诊断为有精神病性的躁狂症。彭星星指出,抑郁和躁狂属于情感障碍,而情感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以情感或心境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与异常心境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是一种持久的内在情感状态,而不仅仅是当前情绪状态的外在(情感)表现。

彭星星分析,目前心境障碍的病因仍不清楚,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遗传、生化等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其发生有明显影响,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致病。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生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例如某种神经递质系统或其他生理功能的不稳定。而有这种情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的促发下发病。当然,易感素质并不一定完全来自于遗传,早年生活经历如童年丧亲经历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

症状 心境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

彭星星指出,临床上,躁狂发作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

在心境高涨上,患者主观体验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洋溢着快乐的风趣和神态,甚至感到天空格外晴朗,周围事物的色彩格外绚丽,自己亦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患者这种高涨的心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引起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的欢笑。有的患者尽管心境高涨,但情绪不稳,变幻莫测,时而欢乐愉悦,时而激动暴怒。

在思维奔逸上,表现为联想过程明显加速,自觉思维非常敏捷,思维内容丰富多变,思潮犹如大海中的汹涌波涛,有时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自我感觉良好,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力、地位,认为自己有本事,可以做大事、挣大钱(夸大妄想)

在活动增多上,患者表现精力旺盛,兴趣范围广,动作快速敏捷,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爱管闲事,整天忙忙碌碌,但做事常常虎头蛇尾,一事无成。对自己行为缺乏正确判断,常常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

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及服药治疗

彭星星介绍,治疗躁狂症具体可以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一是微调整生活方式。进行生活方式的微调整是一种不错的办法。例如,躁狂症患者多半是办事认真,责任感强,做什么事都拼命干,因此精神总是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这样的人最好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如工作量减到八成,从过度紧张的生活中解放出来,放松一下精神,对预防躁狂症有很好的效果。

二是药物治及心理治疗,在药物治疗的恢复期不要过早停药,躁狂症与感冒不同,虽然感到自己已经好转了,但是,好转的根基还不稳,如果过早停药,复发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关于何时可以停药,一般认为,患者感觉完全恢复后,慢慢减量,继续服药至少半年,尽量到一年左右完全停药为好。

预防 保持良好心态和规律生活

彭星星强调,性格内向、孤僻、敏感,环境适应能力差,以及受到过精神刺激的人容易患上躁狂症。针对这些病因,要控制或者预防躁狂症有一些针对性的办法,尤其有遗传史的市民必须时刻备有预防意识,警惕病情发作,及时治疗。另外,这一病症容易发生在脾气急躁的人身上,如果平时注意主观上克制自己容易动怒的倾向,则发病的可能也会大大减小。在预防中有以下三个建议:

首先,要从小培养开朗、豁达、容纳的性格,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绝对有效预防躁狂症的发生。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遇到问题辨证看待,事物总有美好的一面。

其次,充足的睡眠和有规律的生活,可以防止此病的发作。要避免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生活状态,适当给自己减压和放松。本病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夏季是狂躁的高发期,家人亦应加强关注。

最后,要避免过度疲劳。有些人为了消除生活压力,昨天打网球,今天去蹦迪,明天又去和朋友喝酒,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竭。其实好好休息是非常重要的,过度疲劳与躁狂症的发病有内在联系。应养成良好习惯,不让自己陷入过度疲劳的困境。(石宁钰)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